《表2 2000—2015年中国省域碳排放强度的Moran指数表》

《表2 2000—2015年中国省域碳排放强度的Moran指数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消费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依次表示在10%、5%、1%水平下显著,后文表格中(以上角标表示)相同。

首先对中国30个省份的碳排放强度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目前文献中普遍采用Moran指数来检验面板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将计算的指数进行标准化之后,与标准正态分布的1%、5%、10%分位点进行比较即可得到空间自相关性的显著性。由表2可知,2000—2015年碳排放强度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从Moran指数的数值来看,2000—2015年省级之间碳排放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存在波动,但整体而言,空间自相关性从2000年的0.215 9增加到2006年的0.308 2,随后下降到2015年的0.229 3。在同时期段,我国GDP增长率从2000年的8.49%增加到2007年的14.23%,之后下降到2015年的6.9%,省级之间碳排放强度空间自相关性与GDP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大致相同,这反映的是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竞争锦标赛”[16]。为了实现短期增长,地方官员有动机通过投资、出口这种资本密集型的刺激方式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代价就是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因此,省级之间趋同的增长方式就为碳排放强度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提供了一种学理解释,进一步证明了本文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省级碳排放强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