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14-2017年撂荒草地与原生草地优势种变化》

《表1 2014-2017年撂荒草地与原生草地优势种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降水年型黄土高原半干旱撂荒草地水分收支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优势种按其重要值由大到小排序。

通过该区优势种的调查(表1)可以看出,4a间原生草地优势种以长芒草为主,组成简单;撂荒草地优势种组成复杂,赖草占据主导地位,其次为草木樨状黄耆与兴安胡枝子,与原生草地优势种组成差异大。从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的逐年变化特征看,撂荒草地物种数量逐年减少,从2014年的22种减少到2017年的12种(图1A),物种多样性指数(H′)也逐年下降,从2014年的2.82下降到2017年的2.18(图1B);与此对照,原生草地的物种数量和物种多样性在四年间维持在稳定状态,物种数量8个左右(图1A),远少于撂荒草地,多样性指数维持在1.80左右(图1B),也明显低于撂荒草地。另外,对撂荒草地长芒草地上生物量(干重)的分析发现,2014—2017年长芒草生物量占总的地上生物量的占比分别是7.24%,19.26%,15.16%,17.25%,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15年占比最大可能与该年降水量最少相关,具体数据见后面展示)。植被调查的结果显示,撂荒草地处于向原生草地植被方向的演替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