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二次马氏体中的元素含量(质量分数)》

《表2 二次马氏体中的元素含量(质量分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淬火方式对含铜时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试验钢在不同淬火工艺过程中的扫描电镜组织如图4所示。在水淬工艺下,试验钢经900℃淬火处理,获得板条贝氏体组织,如图4(a)所示。再将试验钢加热到780℃两相区温度,由于试验钢发生α′→γ的相变,水淬后出现呈板条状结构。对这种板条结构进行EDS分析,结果见表2,可以得出,温度加热到两相区后,试验钢中C、Ni、Mn等合金元素向γ相扩散,形成元素富集区,提高了奥氏体的稳定性,水淬后形成了板条结构的二次马氏体,如图4(b)所示。因此,试验钢经780℃二次淬火后形成板条铁素体与二次马氏体相间分布的层片状组织。560℃回火后,二次马氏体发生回复,与板条铁素体边界变得模糊,如图4(c)所示。在油淬工艺下,其冷却速度降低,一次淬火后形成粒状贝氏体组织即块状铁素体与M/A相的机械混合物,如图4(d)所示。当加热到780℃时,油淬后钢中岛状M/A相数量增大,且生成少量不连续的片层状的二次马氏板条组织,相比于水淬工艺下明显减少,如图4(e)中虚线区域所示。560℃回火后,组织发生回复,二次马氏体边界变得模糊,M/A相发生分解,数量有所减少,但体积分数仍然较高,如图4(f)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