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榆林市1990—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超前系数》

《表1 榆林市1990—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超前系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陕北能源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特征及其经济效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990—2015年榆林市三次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分别为-7.376,14.846和-0.097(见表1),说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且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第二产业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产业处于超前发展状态,这与资源开发带来的“挤出效应”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抑制密切相关[21]。从榆林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向的变化看,5个时段内,第一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在T1和T2时段均小于1,且呈减小趋势,表明该时段内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且发展相对滞后。2004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始逐步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有效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发展,市域农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T3时段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有所增加;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T4时段第一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达到1.767,第一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第二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在T1、T2和T3时段均大于1,且显著高于一、三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表明1990—2008年,以能源化工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09—2015年第二产业占比有所下降,转型发展速度趋缓,造成T4时段第二产业结构超前系数下降。第三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在前3个时段均小于1,且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T2~T3时段,下降幅度达到0.484,可能是因为1998年国家启动建设陕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促进了以能源开发为主导的重工业的快速发展,但因其与第三产业关联度小,造成第三产业所占份额减少,进而导致第三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显著降低。2009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始重视服务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积极作用,加大对商贸物流业、旅游业等服务业的支持力度,第三产业所占份额大幅增加,引起T4时段第三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明显增大。总体来看,榆林市3次产业正向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二、三产业并进的发展方向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