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蒙古红鲌可数性状的比较》

《表2 蒙古红鲌可数性状的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蒙古红鲌形态特征及其两种同工酶的电泳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研究结果与已报道蒙古红鲌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发现在可数性状方面仍有不同之处(表2),其原因除了与样本量有关外,还可能与样本鱼的规格有关。本研究所测样本鱼的体长范围为14.7~16.4 cm/尾:而《中国鲤科鱼类志》(伍献文,1964)、《湖南鱼类志》(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1977)和《广西淡水鱼类志》(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2006)所测样本鱼的体长范围分别为7.0~55.7、20.5~43.5和16.6~25.8 cm/尾。在可量性状方面,除体长/尾柄长外,其他参数的变动范围与《中国鲤科鱼类志》(伍献文,1964)、《湖南鱼类志》(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1977)和《广西淡水鱼类志》(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2006)基本吻合。造成体长/尾柄长的参数差异,除了与所测样本鱼的规格和样本量有关外,还可能与测量方法有关。本研究的测量方法是按照国家标准GB/T 18654.3—2008的相关规定,即尾柄长为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最后一枚脊椎骨末端(与头尾轴平行)的距离,而《湖南鱼类志》(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1977)、《广西淡水鱼类志》(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2006)中关于尾柄长测量起始点的界定尚不清楚,不排除是由参数测量起始点不同而产生的结果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