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16年5月《人民日报》有关“魏则西事件”的文章》

《表1 2016年5月《人民日报》有关“魏则西事件”的文章》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外压型议题政策变迁过程——基于“魏则西事件”的个案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回顾本案例中信念变化的过程,“魏则西事件”这一网络公共事件对于政策变化最大的推动意义在于使部分公众以及决策者对于原本习以为常的观念产生了质疑,使得新信念对于原有信念的挑战进入了公众及决策者的视野,起到了加快信念更替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魏则西去世之后,“魏则西事件”发展进入高潮之前,习近平同志在4月19日召开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谈到了增强互联网企业使命感、责任感等诸多问题,特别指出“做搜索的不能仅以给钱的多少作为排位的标准”,(1)但实践当中信念的变化毕竟还有一个过程。实用主义社会学学者皮尔斯认为,“信实”是一种安宁满足的状态,当人们处于信实状态下时,不想回避这种状态,也不想改变对其他事物的信念。而“疑惑”则是一种不安宁和不满足的状态,当处于疑惑状态时,人们才有动机为了再次进入信实状态而去思考、探索,寻求新的信念(Barthe Yannick,2013)。在这个意义上,网络公共事件可以引发公众广泛参与的大讨论,使一些有争议的信念浮现出来,不失为政策变化重要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