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984—2015年广西北部湾海域赤潮发生情况[2-8]》

《表1 1984—2015年广西北部湾海域赤潮发生情况[2-8]》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广西北部湾海域赤潮演变趋势分析及其防控思路》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北部湾海域生态环境变化明显,据统计,1984—2015年共记录赤潮24次(表1),演变趋势有:(1)频率增加。1984—2000年仅记录4次赤潮,占赤潮总数的16.7%,2001—2015年共记录20次赤潮,占赤潮总数的83.3%。(2)种类增多。2005年以前以蓝藻门为主,包括红海束毛藻、汉氏束毛藻、铜绿微囊藻、水华微囊藻。2005年以后赤潮种类呈多样化,先后出现了甲藻门、金藻门、硅藻门赤潮,种类包括夜光藻、球形棕囊藻和丹麦细柱藻,尤其是2014—2015年,金藻门的球形棕囊藻在广西北部湾多地暴发赤潮,2015年几乎覆盖整个广西沿海。(3)发生面积增加。2005年以前,只记录到数平方千米与数十平方千米的赤潮,2005年以后开始出现数百平方千米的赤潮,最高达250km2,发生海域从北海涠洲岛扩大到广西北部湾沿海海域,1984—2008年,85.7%的赤潮发生在涠洲岛海域,2008—2015年,涠洲岛未记录到赤潮,但在钦州港、铁山港、廉州湾、三娘湾等海域甚至整个广西沿海记录到赤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