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10—2017年海南岛近岸海域赤潮生物发生频次》

《表2 2010—2017年海南岛近岸海域赤潮生物发生频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海南岛近岸海域赤潮的时空与生物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为有毒种;同一起赤潮事件中可能有2种或2种以上赤潮生物同时达到或超过其赤潮基准密度,为便于研究,本文分别统计发生次数

海南岛近岸海域引发赤潮的生物均为浮游植物,共9种,包括甲藻5种、硅藻2种、金藻1种、黄藻1种(表2)。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引发赤潮次数最多,达5次;其次是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为3次;再次是锥状斯克里普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和反曲原甲藻(Prorocentrum sigmoides),均为2次;四者共引发赤潮12次,占总次数的70.6%。有毒藻2种,为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15],分别于2015年、2017年在海口湾引发赤潮。2015—2017年,赤潮发生的频率较往年明显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甲藻引发赤潮的次数显著增多,达10次,占此3年间总次数的71.4%;而2010—2014年,甲藻、硅藻、金藻仅各引发赤潮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