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表4 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分别表示系数在显著性水平1%、5%、10%水平下显著,下表同

针对西部地区整体进行检验,得到相应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中第1列可知,普惠金融(IFI)的系数为-4.165,说明普惠金融在1%显著性水平下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显著负相关,依次加入控制变量之后,该系数仍然为负,且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每增加1%,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约0.676%。由于金融市场的准入机制,限制了低收入群体享受金融服务的机会,出现了农民、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更无法通过金融服务投资获益。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人口稀少,随着普惠金融的应运而生和快速发展,金融网点数量不断增多,正规金融服务的门槛逐渐降低,满足了低收入阶层享受金融服务的需求,金融机构为他们提供融资支持以及贷款、存款等服务,帮助他们积累资金、改善生活质量[16]。第2列政府财政支农(FES)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且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得益于“十二五”规划及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扶贫资金安排计划向农村地区倾斜,农林水事务财政补贴增加,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并增加了农业产出,使农村居民获益。第3列就业状况(EMP)对缩小西部地区城乡差距存在显著积极作用,就业状况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2.265个百分点。就业体现地区民生,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就业状况改善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具有直接影响。第4列引入产业结构变量(IND),二、三产业比重每增加1%,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约0.143%,但是从第6列开始回归系数为正值,说明纳入所有控制变量之后,二、三产业比重增加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向作用。一方面是因为西部地区第二产业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二、三产业多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其对技术型劳动力的需求量大,而非技术型劳动力多集中于农村地区,又缺少专业培训,导致难以满足其对人才的需求,故二、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使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幅度超过农村居民。第5列公共服务水平(PUB)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作用,公共服务作为居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其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0.705个百分点。第6列教育水平(EDU)系数为-0.727,在1%的水平下显著,教育增进人们的知识与技能,教育水平提高可以使更多劳动力跨过“人力资本”门槛,因此西部地区应坚持实施“人才培养计划”[17]。第7列经济增长(RGDP)的系数为-0.316,且在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地区经济增长促进了农村居民增收,城乡收入分配状况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