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中国玉米NAM测交群体的产量及重要农艺性状统计分析》

《表1 中国玉米NAM测交群体的产量及重要农艺性状统计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玉米骨干亲本黄早四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基础解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DTS:吐丝期;PH:株高;KRN:穗行数;KNPR:行粒数;KWPH:百粒重。下同

从测交群体的遗传构成来看,测交群体中50%的遗传成分来自测验种(郑58或昌7-2),其余50%的一半又来自NAM群体的共同亲本黄早四,因此,NAM测交群体为遗传成分一致性相对较高的群体。测交群体的表型也很好地反映了这一情况(表1)。与昌7-2测交群体相比,郑58测交群体普遍表现出花期较早、植株较矮、穗行数较少、百粒重高等测验种郑58所具有的表型特点。与改良瑞德×黄改系杂优利用模式一致,NAM群体(含有50%的黄早四遗传成分,作为黄改系材料)与改良瑞德代表自交系郑58测交群体(改良瑞德×黄改系,为强优势测交群体)表现出了更高的小区产量,显著高于昌7-2测交群体(黄改系×黄改系,为弱优势测交群体)(P<7.84×10-140)。遗传力计算结果表明,2个NAM测交群体在单穗产量和小区产量上都表现出了相对较低的遗传力,而花期、株高和穗行数的遗传力相对较高。其中,郑58测交群体的株高遗传力达到了0.92,这与育种实践中郑58测配组合稳定的株高表现一致。郑58测交群体的吐丝期遗传力为0.80,高于昌7-2测交群体的0.76,这与昌7-2具有热带血缘而存在一定的光周期反应相符合。同时,对测交群体内各个RIL测交组合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进行计算发现,在2个测交群体中,遗传力较高的吐丝期都表现出了最小的变异系数,而低遗传力的小区产量在测交组合之间表现出了最大的变异系数(意味着丰富的小区产量表型变异)。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杂种优势利用模式下不同性状遗传结构的不同,而丰富的表型变异也为NAM测交群体产量性状主效位点的挖掘提供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