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钱江源国家公园不同分区的景观格局指数》

《表3 钱江源国家公园不同分区的景观格局指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钱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天然针叶林面积为4 993.6 hm2,占整个国家公园面积的19.1%,集中分布在生态保育区内,多为砍伐后次生的马尾松林和黄山松林;杉木林、油茶林和茶园等属于经济林,杉木林的面积为6 841.4 hm2,占26.1%,其中,人工纯杉木林2 000.8 hm2(图3),占7.6%,集中分布在生态保育区和传统利用区,油茶林面积1 503.9 hm2,占5.7%,茶园577.1 hm2,占2.2%。非林地包括农用地、居住地、交通用地和部分裸地,共2 785.2 hm2,占10.6%,主要分布在生态保育区和传统利用区,在核心保护区也有少量分布。各功能区的景观指数见表3。由表3表明,(1)核心保护区的PD最小,MPS最大,LPI较高,表明该区内存在明显的主导景观类型;MSI较高,受到的人为干扰较小;CONTAG较低,表明斑块的分离程度高,不同景观类型之间未能形成良好的连接性。(2)生态保育区的PD略高于核心保护区,MPS仅次于核心保护区,表明生态保育区的景观破碎化低,斑块平均面积较大;LPI最低,表明生态保育区内各种类型的景观斑块分布均匀、优势度不明显;MSI较高,受到的人为干扰较小;CONTAG较低,斑块的分离程度高。(3)传统利用区和游憩展示区的PD高,MPS小,表明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由较分散的小斑块组成,破碎化程度较高;LPI较高,存在明显的主导景观类型;MSI较小,区域内组成斑块形状较简单,受到人为干扰的强度相对较大;CONTAG均较低,斑块的分离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