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峨眉山世界遗产地蕨类、藓类和常绿阔叶混交林中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 (谷海燕和李策宏, 2006, 2008;裴林英, 2006)》

《表3 峨眉山世界遗产地蕨类、藓类和常绿阔叶混交林中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 (谷海燕和李策宏, 2006, 2008;裴林英, 2006)》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峨眉山世界遗产地植物多样性全球突出普遍价值及保护》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峨眉山曾位于康滇古陆北缘,因此古热带植物区系丰富。在喜马拉雅山系形成、古地中海退却过程中,与扬子古陆及冈瓦纳古陆的植物成份交触,第四纪以来,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山体抬升、河流侵蚀剧烈,以致峨眉山在内的横断山东缘成为许多第三纪古老植物区系的避难所,冰期与间冰期的气候波动也使物种分化明显(庄平,1998),植物区系复杂多样。当前,峨眉山植物区系组成上既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植物成份,又有中国—日本与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成份。据谷海燕和李策宏(2008)对峨眉山蕨类植物区系统计,峨眉山蕨类植物110个属,分为12个分布型(表3),其中世界分布13属,泛亚热带分布32属,旧世界热带分布4属,热带亚洲—热带美洲、热带大洋洲、热带美洲分布分别为2属、6属、2属;热带亚洲和温带分布有22属和29属,北温带分布、旧世界分布,东亚分布有15属、1属、10属,其中属于喜马拉雅—中国亚型的蕨类植物有矮小扁枝石松(Diphasiastrum veitchii)、大型短肠蕨(Allantodia gigantea)、西南假毛蕨(Pseudocyclosorus esquirolii)等,而中国—日本亚型的有福建观音座莲(Angiopteris fokiensis)、薄叶双盖蕨(Diplazium pinfaense)、野雉尾金粉蕨(Onychium japonicum)、峨眉介蕨(Dryoathyrium unifurcatum);藓类植物的12个分布区类型中(裴林英,2006),世界分布的属有17个,热带分布的属有69个,温带分布的属有130个,中国特有属29个,其中狭叶缩叶藓(Ptychomitrium linearifolium)、树形疣灯藓(Trachycystis ussuriensis)、福氏蓑藓(Macromitrium ferriei)等39属藓类植物是中国—日本成分,硬叶曲尾藓(Dicranum lorifolium)、四川丝带藓(Floribundaria setchwanica)等17属植物属于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在谷海燕和李策宏(2006)所调查的峨眉山常绿阔叶混交林种子植物分布类型中,北温带分布与东亚分布所占比例较大,为19.1%和18.4%,如槭属(A-cer)、冬青属(Ilex)等,其次是东亚—北美洲分布、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占13.1%、12.5%、12.5%、12.5%,其他分布型各占一定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