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蒿坪沟矿区断裂构造组合力学性质》

《表2 蒿坪沟矿区断裂构造组合力学性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豫西蒿坪沟银金铅锌矿床构造控矿分析及找矿方向》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蒿坪沟矿区在燕山运动以前的漫长地质时期,主要处于近南北向挤压应力场中,形成一系列近东西向的褶皱和冲断面,以及近南北向张裂面和北东向左行、北西向右行两组扭裂面(图4a),进而形成相对应的断裂构造。这些不同方向、不同力学性质的断裂构造是同一构造应力场的产物,只是由于环境的影响,有的发育,有的不发育。而且,由于围压、温度、空隙水压力、中间主应力及应变率对岩石性态的影响,断裂发生的时间稍有先后、深浅有所不同。一般是先张性后扭性,地表或近地表多张性、深部多扭性(彭恩生和孙振家,1994)。因此,蒿坪沟矿区北东向断裂和近南北向断裂较发育,而北西向断裂和东西向断裂不很发育。而且,近南北向张性断裂形成较早且在地表浅部,而北东向断裂形成稍晚且延深较大。至燕山运动时期,伴随中国东部的构造体制大转换,该区域主压应力场由近南北向逐步转为北西—南东向(图4b)(毛景文等,2003,2006,2009;叶会寿,2006;邱庆伦等,2008)。燕山运动初期,北西—南东向主压应力场首先是继承、迁就、利用原来近南北向挤压应力场形成的断裂构造体系,这时原来的断裂构造的产状没有发生大的变动,但叠加了新的力学性质(图4c)。临近的沙沟银铅锌矿床刚好形成于这个时间节点上(柳玉虎,2015,2019)。随着燕山运动的发展和增强,北西—南东向主压应力场利用、改造原来近南北向挤压应力场形成的断裂构造体系,进而产生新的断裂构造组合(胡元第和郭抗衡,1981)(图4d,表2)。蒿坪沟银金铅锌矿床即在这组断裂构造形成的基础上,伴随着蒿坪沟花岗斑岩的侵入而形成的。沙沟矿区近矿蚀变岩—石英绢云母岩和石英铬云母岩40Ar-39Ar同位素测年坪年龄为(145.0±1.1) Ma和(147.0±1.5) Ma(毛景文等,2006)。蒿坪沟矿区花岗斑岩和近矿蚀变岩—石英绢云母岩40Ar-39Ar同位素测年坪年龄为(128±1) Ma~(134.9±0.8) Ma(王志光等,1997;叶会寿,2006;郭保健,2006;梁涛等,2015;刘文毅等,2019)。这些年龄数据表明蒿坪沟银金铅锌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大转换时期,但比沙沟银铅锌矿床晚了10 Ma多的时间。这也解释了沙沟银铅锌矿床以北北东向矿脉为主,而蒿坪沟银金铅锌矿床以北东东向矿脉为主。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蒿坪沟矿区普遍含金,而沙沟矿区基本不含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