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自生黏土矿物成岩阶段划分(据文献[29]修改)》

《表2 自生黏土矿物成岩阶段划分(据文献[29]修改)》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自生黏土矿物对深水致密砂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合水地区长6油层组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根据上述自生黏土矿物在成岩过程中的转化特征及成岩阶段划分标准(表2),总结出黏土矿物成岩序列,结合长6油层组埋藏热演化史,分析了自生黏土矿物成岩演化时序(图5)。距今197~142 Ma,成岩作用进入早成岩阶段A期,由于此时地层中存在部分从源区母岩搬运来的Fe2+,Mg2+,为早期绿泥石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距今142~102 Ma,成岩作用进入早成岩阶段B期,早期绿泥石开始形成,此时的绿泥石以薄膜状附着在孔隙周围,减缓了早期压实作用对储层的损害。同时,大量蒙脱石开始向早期高岭石及伊/蒙混层转化。随着埋深与地层温度的增加,伊/蒙混层逐渐减少,伊利石逐渐增多并胶结孔隙,但由于此时期伊利石胶结强度较弱,对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影响甚微;距今102 Ma之后,成岩作用进入中成岩阶段A期,地层埋深进一步加大,使储层中绿/蒙混层转化为第2期绿泥石,该阶段发生的溶蚀作用导致钾长石大量溶蚀,部分转化为第2期高岭石。随着成岩作用不断进行,储层中黏土矿物含量逐渐增多,不同类型黏土矿物共同充填孔喉,使储层物性急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