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种植密度和缩节胺用量下棉花株高和茎粗变化》

《表2 不同种植密度和缩节胺用量下棉花株高和茎粗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棉花1膜3行模式下密度和缩节胺用量优化组合》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A1、A2、A3分别代表种植密度9.4×104、14.1×104和18.8×104株/hm2;B1、B2、B3分别代表缩节胺用量为90、180和270 g/hm2。*和**分别表示在0.05和0.01水平上显著,NS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研究表明,在棉花2~3叶期和蕾期,各处理间株高及茎粗差异不显著,这是由于生育前期植株矮小,叶片吸收缩节胺量少,棉株间相互影响较小,但处理间依然存在随密度的增加,株高升高,茎粗变细的趋势;而开花期及吐絮期,棉花株高在相同缩节胺用量下,株高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高密度(A3)处理>中密度(A2)处理>低密度(A1)处理;在相同种植密度下,株高随缩节胺用量增加而降低。棉花茎粗在开花期和吐絮期均有差异。茎粗在同等缩节胺用量下,随着密度升高而减小;相同密度水平,随缩节胺用量增加而增大,以A1B3处理最高。双因素分析表明,密度和缩节胺在开花期之后对棉花株高和茎粗有显著的交互作用。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