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盆栽实验处理设计:水稻全生育期内零价铁与生物炭钝化土壤镉砷的协同效应与机制》

《表1 盆栽实验处理设计:水稻全生育期内零价铁与生物炭钝化土壤镉砷的协同效应与机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水稻全生育期内零价铁与生物炭钝化土壤镉砷的协同效应与机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气候可控的温室中,共设置了16个实验盆,其中包括3个处理过的和1个未经处理的对照土壤,且每个处理设有4个重复,用于种植水稻直至成熟阶段。锡矿山区域的本地稻黄华占(Oryza sativa L.subsp.indica)被选为试验水稻。在风干土壤和修复材料(如表1)、肥料(每公斤干土加入0.21 g尿素,0.455 g K2HPO4·3H2O和0.036 g KH2PO4)充分混合后,按每盆13 kg土壤的质量转移至15 L塑料盆中。随后,盆中土壤用自来水充分淹没,浸泡24 h,并保持2—3 cm水深以平衡其成分。之后,将苗龄为两周的水稻幼苗黄花占以每盆6株的密度移栽至盆中。为了在水稻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2—3 cm的水深,每天用自来水浇灌。而后,运用土壤水分取样器(Rhizon,荷兰Eijkelkamp)按照第1、3、5、7、10、15天和之后每隔10天取1次的频率采集土壤中的孔隙水,且孔隙水样品用1M HCl盐酸酸化并在4℃下保存以防止铁离子的沉降与Cd/As的共沉淀(Zhao et al.,2013)。同时,根据水稻的生长状况,在其幼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所分别对应第15、45、65、75和120天,同时采集水稻植株样品和根际土样品。此外,为了监测淹水后土壤特性的快速变化,还补充采取了第5天的根际土壤。其中,水稻植株样品直接从盆中挖取,之后用自来水和去离子水清洗,用陶瓷剪刀分离成地上部分和根系两部分;之后,将根系浸泡在碳酸氢钠-柠檬酸三钠-连二亚硫酸钠(DCB)溶液中提取根表铁膜,并再次用去离子水洗净,具体步骤参照高阿祥等(2017)的报道;此后,将植株样品置于65℃下烘干并称取质量待用。同时,在挖出的水稻根系上用木勺轻轻刮取根际土样品;而在水稻移栽后第5天,由于没有采集植株样品就在盆中根系附近轻轻采集根际土,所采集土壤样品皆被冷冻干燥后用于化学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