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川南地区页岩气储集层分类评价表》

《表1 川南地区页岩气储集层分类评价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四川盆地南部龙马溪组页岩气储集层地质特征及高产控制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1中Ⅰ、Ⅱ及Ⅲ类储集层下限标准为中国石油内部评价标准[11],且Ⅲ类储集层下限标准为行业标准[DZ/T 0254-2014][17]

目前中国对于非常规气页岩储集层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中储集层评价参数包括页岩有效厚度(用TOC≥1%、Ro≥0.7%、脆性矿物含量大于等于30%来确定)、含气量、TOC值、Ro值、脆性矿物含量[17]。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属于高过成熟,Ro值整体大于2.1,因此Ro值不纳入本文储集层分类评价参数。此外,《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中缺少孔隙度参数,但孔隙度对总含气量中的游离气含量影响大,因此孔隙度需纳入页岩储集层评价指标,并指示储集层含气性。鉴于此,本文分别选取“TOC值、孔隙度、脆性矿物含量”3个静态参数将页岩储集层分为Ⅰ类储集层、Ⅱ类储集层和Ⅲ类储集层(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