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页岩气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表3 页岩气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南方常压页岩气勘探开发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液氮吸附和压汞实验的分形结果表明不同区间孔隙自相似性和孔隙类型差异明显,5 nm、25 nm和100 nm是孔隙分形特征出现变化的拐点(图5、图6)。据此将页岩孔隙划分为微孔(<5 nm)、小孔(5~25 nm)、中孔(25~100 nm)和大孔(>100 nm)。将不同区间孔隙含量与页岩含气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由于页岩孔隙中微孔和小孔的占比超过80%,现场实测总含气量主要受微孔和小孔体积控制,其中小孔控制页岩游离气量,微孔控制页岩吸附气量,而与中孔和大孔相关性不明显。这为确定页岩储层分级评价标准提供了依据,因此,选取微孔和小孔含量作为储层分级评价的重要指标。根据现场实测含气量与微孔和小孔含量之间关系,确定了对应的体积和孔隙度界限值,并将页岩气储层划分为好、中、差、非储层4类(表3)。在分类评价基础上,由于孔隙孔容和比表面积受TOC(总有机碳含量)控制明显,在分类评价标准中,将TOC也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同时考虑到压力系数对孔隙结构的重要影响,常压与高压页岩气储层的评价标准界限也有所差异,常压页岩储层TOC界限值分别为1.0%、2.5%和4.5%,高压则分别为1.0%、2.0%和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