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4次重污染天气过程提前1~7 d预报统计参数》

《表2 4次重污染天气过程提前1~7 d预报统计参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18年11—12月北京市重污染天气过程数值预报能力评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2为4次重污染天气过程提前1~7 d预报的统计参数情况,可以看出,4次过程提前1~6 d预报的r基本大于0.6,提前1~4 d预报的r甚至可以达到0.8~0.9,提前7 d预报的r则基本低于0.5。4次重污染天气过程不同时效预报NMB基本小于0,表明数值模式对重污染天气过程预报有一定程度的低估,P1和P2提前1~6 d基本处于-0.2~0.2之间,低估现象不明显,而P3和P4NMB处于-0.5~0.2之间,低估现象较前2次污染过程程度大,其主要原因是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污染排放增加,而空气质量数值业务预报系统中排放源未及时调整。RMSE表示的是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离散程度,其值越小表示预报效果越好,提前2~3 d的离散程度最小,然后随着预报时效的增加离散程度增大。总体而言,受每日输入气象场变化影响,不同预报时效预报PM2.5随时间变化存在差异,从评估结果看CMAQ模式提前1~6 d对4次重污染天气过程预报结果可为人工预报提供较好的参考信息。提前1~3 d对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及清除时间的指导意义较大,而提前4~6 d对重污染天气过程的峰值浓度水平的指导作用较大。日常业务预报时需持续关注不同预报时效数值模式系统对PM2.5浓度的预报结果,综合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重污染过程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