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研究区环境分区主要海洋环境参数对比》

《表2 研究区环境分区主要海洋环境参数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表层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埋葬群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该亚区包括了沙脊群的若干主干沙脊以及大型潮流通道,面积广阔,平均水深13.76m。沉积物粒度较粗,以砂为主,平均粒径φ为4.45,指示较强的水动力,与影响辐射沙脊形成的两种潮波的相会辐合有关。沉积物样品中有孔虫丰度不高,底栖有孔虫平均丰度约24枚/g,浮游有孔虫不到2枚/g(表2)。三大壳质类型以玻璃质壳、胶结质壳类含量较高为特点。玻璃质壳类在整个研究区具有广泛分布的特点,而胶结质壳类对于低盐环境耐受性差[43],也与A1亚区远岸环境盐度较高吻合。底栖有孔虫组合为主因子1对应的Ammonia beccarii vars.-Nonion akitaense -Cribrononion frigidum组合,组合中A.beccarii vars.平均百分含量最高,为27.49%,指示滨岸近海浅水广盐环境。40 m等深线以浅为低温低盐的苏北沿岸流流经水域,水温较低,N.akitaense、C.frigidum等冷水种百分含量较高,分别占6.09%和6.32%,指示受低温沿岸流影响的近岸浅海环境。该亚区有孔虫的组合面貌很好地反映了对应的海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