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已鉴定的盲蝽科昆虫性信息素组分》

《表1 已鉴定的盲蝽科昆虫性信息素组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盲蝽交配行为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与多数昆虫类似,盲蝽在交配前通过性信息素来识别和定位配偶。昆虫性信息素又称为昆虫性外激素,是指由性成熟的雌性或雄性个体分泌用于同种两性昆虫之间交流性信息的微量化学物质,可引起配偶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17]。盲蝽科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大约仅有30年[18]。目前已有多种盲蝽的性信息素组分得到了分离与鉴定。研究发现分布于美洲和亚洲的多种盲蝽的性信息素组分基本相同,但比例存在较大差异[19](表1)。性信息素是由特定的腺体分泌产生,不同种类的昆虫释放性信息素的腺体的形态和分布部位也不相同。对于盲蝽科昆虫,不同种的性信息素分泌部位有较大差异,美国牧草盲蝽、豆荚草盲蝽、显角微刺盲蝽Campylomma verbasci、Phytocoris californicus和Phytocoris relativus的性信息素分泌部位为后胸臭腺[20-23],原丽盲蝽Lygocoris pabulinus的性信息素释放部位在足的分泌腺[24]。苏建伟等[25]通过对绿盲蝽雌虫浸提物的分析推测绿盲蝽性信息素的分泌部位是胸部的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