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长度重建节段的骨愈合的情况》

《表2 不同长度重建节段的骨愈合的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在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椎体重建应用中的长期临床观察》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术后X线片及三维CT检查示,术前后凸为11°~82°(31.0°±11.6°),术后即刻为2°~46°(18.2°±9.6°),后凸矫正10°~36°(13.0°±8.3°),末次随访时后凸为3°~56°(22.5°±8.1°),后凸丢失1°~11°(4.3°±0.8°);所有病例均无支撑体塌陷、移位的发生。根据Shah等的三维CT法判断骨愈合,术后6个月10例(56%)获得骨性融合,术后1年17例(94%)获得融合,术后2年所有病例均获得融合;随访发现骨愈合的时间与重建长度密切相关,1个运动节段组重建均在6个月内发生骨愈合,2个运动节段组及3个运动节段组多数在6个月到1年期间发生骨愈合,因此,骨愈合延迟主要发生在2个以上运动节段切除重建的病例(表2)。此外,随访发现,本组病例支撑体下沉较为常见,11例(61%)发生了支撑体下沉,主要发生于术后6个月以内,下沉0~6mm(3.0±0.7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