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起搏器植入患者心肺耐力的单因素分析》

《表3 起搏器植入患者心肺耐力的单因素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心肺耐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LAA:左房面积;LVEDD:左室舒张末内径;AP:心房起搏;VP:心室起搏

峰值摄氧量是评价心肺耐力的金标准,根据Weber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峰值摄氧量≥20ml/kg/min定义为心肺耐力正常,将峰值摄氧量<20ml/kg/min定义为心肺耐力下降[3,6]。将患者分为两组,心肺耐力正常组17例,心肺耐力下降组50例,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两组的比较中,年龄、运动习惯、VP比例、植入年限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将这些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VP比例≥40%是心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除此以外,在VP比例接近的患者中,如图1所示,在VP比例<40%的患者中,具有运动习惯的患者峰值摄氧量高于无运动习惯的患者(20.08±3.18ml/kg/min vs 16.64±0.72ml/kg/min,P<0.05),在VP比例≥40%的患者中,同样也是具有运动习惯的患者相比无运动习惯的患者峰值摄氧量较高(18.35±2.06ml/kg/min vs 13.39±3.66ml/kg/min,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