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毛壳属真菌所致的暗色丝孢霉病病例及治疗方案与预后》

《表2 毛壳属真菌所致的暗色丝孢霉病病例及治疗方案与预后》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毛壳属真菌感染研究现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未报道

暗色丝孢霉病是指由暗色真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甚至系统性感染,以皮肤和皮下暗色丝孢霉病最常见[30-32]。1988年Costa等[33]报道1例由C.globosum引起的皮肤暗色丝孢霉病,该患者是因搬运木材时右手臂受伤,之后出现大小不一的皮损,表现出丘疹、结节和结痂现象,连续2周每天外用10%的奥昔康唑2次后,皮损愈合。国内报道的由C.globosum和C.murorum所致的皮肤暗色丝孢霉病,皮损集中于患者四肢、面部等易于搔抓之处,表现为暗红色结节及边缘清楚的斑块,表面覆有少量紧密黏着的白色鳞屑,也有类似上例报道的结节和结痂[34-35]。近10年,中国[36]、意大利[37]、印度[38]、马来西亚[39]等国家都相继报道过由C.globosum、C.strumarium引起皮肤、皮下组织感染。系统性暗色丝孢霉病多由皮肤、皮下组织感染经血行播散所致,可累及肺、骨骼、脑、肝、脾等,常表现为化脓性、肉芽肿性炎性损害,可有组织坏死[30]。免疫缺陷者毛壳菌系统性感染后甚为严重。1989年Anandi等[40]报道1例由球毛壳菌所致的脑暗色丝孢霉病,患者在肾移植2个月后出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行走困难,后来发展为左侧偏瘫,右上第七神经麻痹,昏迷,最终死于脑脓肿。此后,因免疫力受损并由毛壳菌感染所致暗色丝孢霉病病例报道逐渐增多(见表2)[41-46]。该类系统性暗色丝孢霉病大多因器官移植使免疫力降低,且均涉及脑、肺等重要脏器的感染,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