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全身骨显像图像质量评价分组》

《表1 全身骨显像图像质量评价分组》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全身骨显像图像质量与药物剂量、采集时间、采集速度的关系》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研究全身骨显像质量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注射放射性药物的剂量分为A1、A2、A3三组,A1组注射药物(555.8-740 MBq)15.1-20 m Ci,A2组注射药物(743.7-925 MBq)20.1-25 m Ci,A3组注射药物(928.1-1110 MBq)25.1-30 m Ci;根据采集图像间隔时间分为B1、B2、B3三组,B1组注射药物后<2.5小时采集图像,B2组注射药物后2.5-3.5小时采集图像,B3组注射药物后>3.5小时采集图像;根据采集速度分为C1、C2、C3三组,C1组采集速度为16 cm/min,C2组采集速度为20 cm/min,C3组采集速度为24 cm/min。根据全身骨显像前后位采集总计数将图像分为D1组(<2000 K)、D2组(2000 K-2500 K)和D3组(>2500K)。勾画后位相胸10椎体与肋缘下软组织放射性计数,求出靶与非靶比值(T/NT),分为E1(T/NT<5)、E2(T/NT 5-10)、E3(T/NT>10)三组。显像完成后由两位中级以上核医学医师独立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根据图像视觉观察清晰度、骨与软组织对比度分为优秀组、良好组、较差组。分组标准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