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变异植株和对照植株的农艺性状比较》

《表3 变异植株和对照植株的农艺性状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对单头切花菊‘白扇’的倍性诱导效果》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在切花菊‘白扇’的盛花期,幼苗栽种的第19周,对栽植于大田的切花菊‘白扇’农艺性状数据进行统计。与对照组相比,诱导后的切花菊植株全部矮化,节间长度也明显缩短,如图3H和图3I,平均株高减少46.88%,平均节间长减少35.96%。器官则显示出巨大性,茎增粗,叶片明显增大,叶宽趋近于叶长。平均叶长和平均叶宽分别增长19.91%和30.55%,诱导后产生变异的‘白扇’花头,变异类型多,显示出不同表型,普遍呈现出花头直径增大,舌状花排列方式多变(图3A为对照组花序,图3B~图3F为部分典型变异花序),部分观赏价值得到提升,极个别出现不对称及畸形现象(图3F)。经诱导处理的舌状花数明显增多,平均舌状花数增长了17.11%,平均花径增长了12.15%,花瓣形态由平瓣变为管瓣或桂瓣,甚至变为一些奇特的复合花瓣形态(图3G)。通过独立样本检验可知,以上变异植株的农艺性状与对照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二甲戊灵和氟乐灵能够显著影响切花菊‘白扇’的多种观赏性状,尤其是花的大小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