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树种和器官对NSC影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表3 树种和器官对NSC影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科尔沁沙地防护林主要树种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布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树种、器官及其交互作用对可溶性糖含量有显著影响(表3),各树种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器官间的分布规律不同(图1)。可溶性糖含量在樟子松、赤松和小钻杨各器官中的顺序为叶>枝>根>干;油松为叶和枝>根>干,而叶与枝间无显著差异(P>0.05);白榆为叶>枝>干>根。这与碳水化合物的生产、运输及利用有关。各器官间可溶性糖含量种间差异显著(图1)。叶可溶性糖含量在5个树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赤松显著高于白榆除外);枝可溶性糖含量为针叶树种(油松、赤松和樟子松)显著(P<0.05)高于阔叶树种(白榆和小钻杨);干可溶性糖含量在阔叶树种中较高,在针叶树种中较低;根可溶性糖含量油松>赤松和樟子松>小钻杨>白榆。以上结果表明,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的生长速度及对环境的适应策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