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全球生态博物馆分布情况》

《表1 全球生态博物馆分布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文化如何塑造自然:生态博物馆实践的多重映射》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尽管Hugues de Varine直到1971年才提出“écomusée”这个词,生态博物馆运动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Davis 1999,Hubert 1985)。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被当作是一种在一定地理范围内为了促进当地社群、保护遗产资源的社区遗产项目而被采纳。早期有关生态博物馆的定义有很多,Mayrand的总结也在其中。他主张生态博物馆是一个集合体、一个遍布居民区的工作坊。它本身并非目的的终结,而是一个亟待实现的目标(Mayrand 1982年引自Davis1999:69)。Rivard(1985:125)有关传统博物馆与生态博物馆的对比则更实用明确:前者主要由建筑(building)、展品(collections)、专家(experts)和公众(public)组成,而后者则由领地(territory)、遗产(heritage)、当地人口(population)和人们的共同回忆(memory)所组成。但de Varine却认为,所谓生态博物馆“只不过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新思路、它相当大胆地开创了一种新的运作方式”。如今,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已为新博物馆学派所用,这一学派出现于20世纪60至70年代之间,最初专注于博物馆如何帮助弱势群体的相关研究,希望从中找出让弱势群体在社会、文化与自然改造过程中承担责任、参与其中、并扮演一定社会角色的办法。相较于传统博物馆偏爱“阳春白雪”,生态博物馆更鼓励公众对“下里巴人”的关注,即鼓励当地人对身边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思考和欣赏,认可其价值、解读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同时不断提升当地居民的参与观和社群对遗产的掌控能力。今天,超过300家生态博物馆遍布全球,其中又以欧洲为大宗(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