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污水处理厂概况:巴蜀元代建筑的地域性与时代性——以阆中五龙庙文昌阁为例》

《表1 污水处理厂概况:巴蜀元代建筑的地域性与时代性——以阆中五龙庙文昌阁为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巴蜀元代建筑的地域性与时代性——以阆中五龙庙文昌阁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阆中五龙庙文昌阁呈方形平面,面阔、进深均为三开间,其中面阔为9510mm,进深为9580mm,大约1∶1,为典型方形寺庙殿堂。内外共16根柱,现存6处石质柱础。由柱高及倾斜度数据发现,檐柱并无明显升起,但四角部檐柱均有明显侧脚。根据测绘数据可知,前檐柱侧脚偏移为150mm,其偏移值与柱高比与《法式》[2]所述做法相差无几。相比《法式》中对于歇山顶建筑阔深比的“1.275∶1~1.5∶1”的范围要求,五龙庙进深有明显的扩大。元代之后的小型三间大殿亦同样遵循了此规律,基本保持阔深比1∶1比例的方形平面。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功能需要,受地方祭拜活动要求与建筑规模等级限制的影响,加大进深以确保祭祀空间的扩大;二是出于遮阳考虑。因巴蜀地区纬度较低,为保证夏季阳光射入内部空间后仍留有足够舒适空间,于是采用加大进深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