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晚白垩世古地磁极统计表》

《表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晚白垩世古地磁极统计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晚白垩世红层古地磁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N(n)为采点数(样品数);Plat.为古地磁极的纬度;Plon.为古地磁极的经度;A95为古地磁极95%置信圆锥半顶角;dp/dm为95%置信椭圆半长轴与半短轴;古纬度:以各自采样点为参考点获得的古纬度,亚洲大陆参考极以本次研究采样点计算古纬度;F代表通过褶皱检验;R代表通过倒转检验

本次研究揭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晚白垩世的古纬度为15.2±3.7°N,根据亚洲大陆晚白垩世(70~90Ma)参考极的平均极79.0°N、216.2°E、A95=1.8°(Cognéet al.,2013)(表3),得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晚白垩世古纬度的期望值为25.6±1.8°N (参考点:31.9°N/93.8°E)。这一结果表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晚白垩世古纬度期望值与实测值存在10.4°±3.0°的古纬度差,表明晚白垩世以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94°E经度方向上)与亚洲大陆刚性块体之间发生了约1150±330km的南北向构造缩短。同样,将本次研究获得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晚白垩世古地磁极与拉萨地块南缘可靠古地磁极对比(Tan et al.,2010;Sun et al.,2012;Cao et al.,2017),显示两个构造单元晚白垩世古地磁极在误差范围内重叠(图8),表明晚白垩世以来拉萨地块南缘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构造缩短。这与地质资料所显示的拉萨地块新生代并未发生显著的南北向构造缩短相吻合(Murphy et al.,1997;Yin and Harrison,2000)。因此,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所造成的亚洲大陆内部构造缩短主要集中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北的区域,缩短量为约1150±33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