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BDS星载铷原子频率标准在轨性能》

《表2 BDS星载铷原子频率标准在轨性能》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国内外频率标准发展现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制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作为其中关键技术的星载原子频率标准,在当时的中国属于技术空白。在从国外引进星载铷钟遭拒后,中国开始自主研制之路。经过20多年科研工作者的励精图治,星载原子钟完全实现了国产化,并且在国民经济建设钟也发挥重要作用,如我国海洋二号卫星首次使用高准确度低漂移率的铷原子频率标准代替晶振,保障海洋二号卫星具备在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连续高精度探测海洋动力环境信息的能力。通过对BDS星载铷原子频率标准在轨性能分析可知,BDS系统整体星载原子钟性能基本处于一个数量级。BDS星载铷原子频率标准的相对频率偏差为E-11量级,日频率漂移率基本在E-14量级,其中C02、C08、C14这三颗卫星日频率漂移率较其他卫星相比大了一个数量级;日频率稳定度在E-14量级,其中C02、C04、C06三颗卫星的日频率稳定度较其他卫星相比大一个数量级。总体而言,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星载铷原子频率标准性能低于倾斜同步轨道与中地球轨道卫星[8,9,11-14]。BDS星载铷原子频率标准在轨性能见表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