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BC-La400吸附磷的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参数》

《表3 BC-La400吸附磷的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参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镧改性核桃壳生物炭制备及吸附水体磷酸盐性能》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进一步确定吸附过程中的实际控速步骤,应用颗粒内扩散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式(4)]。如图6(b)所示,可将拟合曲线分为3个部分,且拟合曲线的反向延长线均没有经过原点,说明颗粒内扩散不是唯一的速率控制步骤,可能由表面吸附和颗粒内扩散共同控制[12]。针对拟合曲线的3个阶段,kd1>kd2>kd3(表3)。第一阶段主要是浓度差驱动的瞬时吸附或外表面吸附,由于开始阶段磷酸盐的浓度差大,吸附剂表面的活性位点多,因此吸附速率较快。而第二阶段颗粒内扩散成为速率控制步骤,由于吸附剂外表面吸附饱和,磷酸盐的浓度差逐渐减小,吸附剂内部的磷酸根离子逐渐增加,扩散阻力逐渐增大,于是吸附速率减慢。第三阶段为平衡吸附阶段,溶液中磷酸盐的浓度进一步降低,吸附剂表面的活性位点逐渐趋于饱和,吸附速率进一步减慢[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