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可持续城市形态评估指标内涵解读表》

《表6 可持续城市形态评估指标内涵解读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健康城市视角下国外可持续城市形态研究述评》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参考文献[33,53-56]整理

对于形态指标量化,国外学者多采用计量统计方法(聚类、主成分或因子分析)来分析。随着学科交叉日益深入和研究技术的进步,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智能技术、复杂自适应系统和遥感等的发展,可持续城市形态评估成为可能。在人性化和健康环境等可持续形态特征引导下,希尔布兰特(Hildebrand)结合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从可持续角度对城市物质形态和结构进行探讨,提出了可持续城市形态标准[34](表5)。大多数学者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细化了结构标准,提出密度、集中度、连通性(邻近性)、多样性、可达性、可步行性、宜居性、混合性、土地破碎度、节点性、特色性、适应性等指标来评估可持续城市形态[33,53-56](表6)。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这些指标之间存在内在呼应关系,某个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另一指标,如可达性和连通性,多样性和混合性等。在实际应用中,国外学者往往根据具体地域特点和研究目的,选取其中几个指标并将其细化为二级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如科塔尔卡尔等(Kotharkar et al.)[9]和易卜拉欣(Ibrahim)[33]的研究。进入新时代,随着城市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从城市生态承载力角度采用斑块密度和景观形状指数等景观指标来评估可持续城市形态逐渐成为研究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