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高背景值化学组分或元素含量的地下水类型判断标准》

《表2 高背景值化学组分或元素含量的地下水类型判断标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地下水基本化学成分、典型元素背景状况反映了地下水在自然环境循环过程中的原始物理化学性质,是研究水环境质量与水质评价的基本依据,充分体现了“本底”的理念。我国地下水典型的高背景值元素包括铁、锰、氟化物、碘化物、砷等。其中,砷是国际上公认的具有直接毒害作用的六大毒性物质之一。氟化物也是对人类健康具有直接毒害作用的元素之一。碘是维持生物生长发育必须的微量元素,但饮用高碘水也能引起人类健康问题。此外,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等虽然为无直接毒害作用的无机污染物,但当组分达到一定浓度后,导致地下水中含盐量过高,同样会对其利用价值或环境甚至对人类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危害[20-22]。此外,当前的水处理工艺,对砷、氟化物、碘化物、含盐量等组分或元素含量高的地下水进行处理,技术也相对不成熟,存在成本高或效率低的问题。因此,综合以上因素,选取含盐量、砷、氟化物、碘化物作为主要指标,参考《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3-24],按表2判断具有高背景值的化学组分或元素含量的地下水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