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栽培模式下马铃薯抗氧化能力与产量的关联度》

《表2 不同栽培模式下马铃薯抗氧化能力与产量的关联度》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马铃薯叶片抗氧化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SM:秸秆带状覆盖栽培;PM:地膜覆盖栽培;CK:无覆盖栽培;CAT:过氧化氢酶;Pro:脯氨酸;WSC:可溶性总糖;SOD:超氧化物歧化酶;A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MDA:丙二醛;POD:过氧化物酶

因覆盖材料的不同,马铃薯植株抗氧化强弱及产量要素和产量之间的关联度也不同(表2)。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在SM处理下,各抗氧化指标对产量的影响以CAT和SOD活性较大,关联度系数分别为0.595 6和0.587 6,其次为POD活性和Pro含量,关联度系数分别为0.508 6和0.496 4,MDA含量对产量的影响最小(0.352 9),表明SM处理马铃薯之所以增产是因为SM处理下马铃薯植株抗衰老能力普遍优于CK。在PM处理下,仅Pro含量与马铃薯产量高度关联,其余抗氧化各指标与产量的关联度均较低(0.352 8~0.416 9),表明Pro含量的高低对地膜覆盖马铃薯产量高低有决定作用。CK处理的马铃薯产量主要受SOD和POD活性的影响,灰色关联度分别达到0.5099和0.5239,WSC与产量间低度关联(0.351 1),其他性状与产量间中度关联(0.477 4~0.385 8)。综上结果可见,SM较CK增产的主要原因是SM处理下马铃薯植株抗氧化能力较强,植株衰老缓慢,有利于块茎生长,而PM较CK增产的主要原因是PM处理显著提高了淀粉积累期叶片的Pro含量(图2)。同时Pro含量与POD、SOD和CAT活性差异是引起SM与PM的产量差异的直接生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