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主要元素的阳离子数、Mg#以及Wo、En和Fs含量》

《表3 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主要元素的阳离子数、Mg#以及Wo、En和Fs含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洋中脊富钛铁氧化物辉长岩成因的一个新思路:以西南印度洋脊ODP 735B岩心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表3及图7中可见,大部分单斜辉石测试点表现出普通辉石的成分特征。但另一方面,单斜辉石内部可见较明显的成分波动。图4a中标示的成分剖面A—B比较典型。该剖面多次横过斜长石、单斜辉石和钛铁氧化物。根据矿物成分变化情况(图4b),剖面的A2—A1段显示,单斜辉石化学成分虽然均未具普通辉石特征,但表现出中间相对贫Ca、富Fe(Wo36.61,En39.92,Fs23.47),而两边相对富Ca、贫Fe的特点(Wo40.78~43.47,En36.96~39.40,Fs18.06~20.96);在剖面的A4—B段单斜辉石的成分变化特点与A2—A1段类似,但变化幅度明显更大———从较富Ca而贫Fe普通辉石成分(Wo43.78,En36.68,Fs19.54)转变至贫Ca且富Fe的易变辉石成分(Wo11.39,En49.99,Fs38.62),而后又转变至普通辉石成分(Wo27.43,En44.12,Fs28.45)。A4—B段单斜辉石内部类反环带的成分变化特征表明其与矿物形成过程中液相体系发生改变有关,而非受到钛铁氧化物扩散的影响。此外,在个别单斜辉石与钛铁氧化物交界的港湾状边缘附近(如图4中A3处),以及单斜辉石与嵌入其中的斜方辉石的交界处(图5),矿物成分明显转变为富Fe、低Ca等较为进化的特征,可能反映了硅酸盐矿物与液相之间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