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处理草莓15N吸收、分配特性指标比较》

《表3 不同处理草莓15N吸收、分配特性指标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休眠深度对草莓光合特性和~(15)N吸收分配规律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3可知,处理T1各器官中叶片的全氮量最低(为45.53 mg),处理T2各器官中短缩茎+果实的全氮量最低(为41.72 mg);处理T2根系的全氮含量显著(P<0.05)高于处理T1。处理T1各器官Ndff、15N分配率、15N利用率的大小顺序均表现为根系>短缩茎+果实>叶片;处理T1各器官中根系对15N征调能力最强,叶片对15N征调能力最弱。处理T2各器官Ndff的大小顺序为叶片>短缩茎+果实>根系,说明处理T2各器官中叶片对15N征调能力最强;2个处理根系的15N分配率均大于其他器官;处理T2各器官15N分配率的大小顺序为根系>叶片>短缩茎+果实;处理T2叶片的15N分配率显著(P<0.05)高于处理T1,且处理T2叶片的15N分配率是处理T1的1.95倍;处理T1短缩茎+果实的15N分配率为38.58%,比处理T2高15.58个百分点,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处理T1叶片的15N利用率最低,为6.03%。除处理T1叶片的15N利用率低于处理T2外,短缩茎+果实、根系的15N利用率均显著(P<0.05)高于处理T2。处理T2各器官15N利用率的大小顺序与15N分配率的表现趋势一致,但各器官之间的15N利用率差异不显著(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