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中国树轮密度对气候响应研究》

《表2 中国树轮密度对气候响应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树轮密度对气候的响应及重建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揭示树轮密度指标与气候要素关系是重建过去气候变化的前提。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树轮密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树轮密度的大小取决于树轮细胞的大小及其细胞壁的厚度。生长季前期的形成层活动较强,细胞分裂和扩大,树木以径向生长为主;生长季后期形成层活动减弱,细胞中合成细胞壁的物质沉积,细胞壁加厚,因此树轮早材密度较小而晚材密度较大[25-27]。生长季或生长季末期较高的温度能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细胞壁加厚,增加树轮晚材密度[25],尤其是在树木生长受温度限制的地区,树轮晚材密度对温度的响应更敏感。如在Pyrenees、Alps、Carpathians、Tatras、Altai、Norikura等高山树线地区[27-34](表1),以及在北美、西伯利亚北部等高纬树木生长北界地区,其MXD与生长季温度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35-38]。中国天山、长白山、崆峒山等山区的MXD也是对夏季温度响应最强,但相关性偏低[39-45](表2)。此外,MXD在反映极端温度和相应的大气环流形势上也具有一定的潜力,如芬诺斯坎迪亚的34个MXD年表的第一主成分能反映1901—1978年夏季极端高温天数的变化,方差解释量为50%,并通过对高度场、风场的分析发现:2个序列的正极值年份,反气旋多分布于芬诺斯坎迪亚的中东部,常伴有高空急流的经向移动[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