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物种天然更新密度、更新结构及样地分布数》

《表3 不同物种天然更新密度、更新结构及样地分布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海南岛木麻黄林林下植物天然更新影响因素的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该物种在相应的更新结构下存在更新。更新密度是指更新样地的平均更新密度,其中包括幼苗、幼树和成树合计的密度。

如图2所示,湿润区总更新密度显著高于半干旱区,并且Ⅱ级幼苗、Ⅲ级幼树和Ⅳ级幼树更新密度湿润区也显著高于半干旱区。同时,湿润区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6.815 7、2.531 3,也均高于半干旱区的两种指数,分别为1.271 7、1.098 9,说明湿润区物种较半干旱区更为丰富。此外,湿润区Ⅴ级成树的物种数也显著高于干旱区,如:湿润区有6种乔木通过天然更新进级为成树,其中更新频度较高的树种为潺槁木姜子和鹊肾树,干旱区则为0;湿润区有3个小乔木树种进级为成树,其中更新频度较高的树种为露兜树、暗罗,干旱区则仅有1个树种,即为露兜树;灌木仅有1个树种进级为成树,即为调料九里香,且分布在湿润区(表3)。综上所述,气候因子对天然更新的数量与质量均有明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