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各种溶媒密度:云南鲁甸某既有框架结构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隔减震加固研究》

《表2 各种溶媒密度:云南鲁甸某既有框架结构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隔减震加固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云南鲁甸某既有框架结构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隔减震加固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建立层间隔震加固改造有限元模型。研究表明隔震层在中下部位减震效果优于中上部位,隔震层位置升高,隔震支座最大位移减小,结构顶层最大加速度增大[16]。本工程将隔震层放置于第三层,隔震支座采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LRB500,铅芯橡胶隔震支座Z方向为线性,X、Y方向为非线性。其他设置均和既有建筑抗震结构相同,如混凝土非线性材料定义运用Takeda滞回类型,钢筋非线性材料定义运用Kinematic滞回类型等,填充墙通过均布荷载施加于梁上。既有建筑运用层间隔震加固改造见图4所示,铅芯橡胶隔震支座见图5、参数见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