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芜湖市景观级别下景观指数》

《表1 芜湖市景观级别下景观指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城市土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景观级别下的景观指数计算结果见表1,斑块密度与景观破碎度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1995—2005年下降,之后上升并高过初始值。结合现有研究[18],表明2个时间段内斑块密度值相对较大,斑块数大于6个/km2,2015年甚至高达12个/km2,单个斑块面积较小,体现出土地利用的精细程度较高;景观破碎度指数波动,说明研究区景观破碎,稳定性下降;平均斑块分维数相对稳定,值的大小反映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影响越大分维数越小[19]。1995—2015年,平均斑块分维数稳定于1.05,处于较低水平,表明研究区斑块形状简单,究其原因,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等受人为影响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占据研究区的主体地位,受人为干扰导致形成的斑块较为规则,相似性较高;研究区受主要几种景观控制时,其景观多样性必然较低,但从芜湖市各景观面积比例变化不难发现,2005—2015年,耕地、林地的总比重在逐渐下降,其他类型有所上升,各景观类型比例差异减小,多样性指数从1995年的1.09到2015年的1.42逐渐升高;蔓延度指数反映斑块团聚程度或延展趋势[20],研究区蔓延度指数在40%~60%,处于中等水平,说明该区只有少数大面积斑块团聚,相互间的连通性也一般,而随着时间变化,蔓延度指数是逐渐减小的,大斑块的控制力下降,斑块间面积差距减小,趋于平衡,景观连接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