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处理小麦主要产量指标和产量统计》

《表2 不同处理小麦主要产量指标和产量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阜南县小麦科学施肥技术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2可知,各处理的单位面积基本苗差异不大。但是,处理1由于基肥总量和基肥中氮肥数量大,该处理小麦进入越冬期后,特别是翌年2月下旬分蘖末期,单位面积茎蘖总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过,处理1由于采用“一炮轰”施肥法,前期底肥足,小麦苗期生长旺,中后期不追肥,造成小麦脱肥早衰,底肥又没有增施精品锌肥,造成成穗率显著降低,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主要产量指标都不同程度地低于其它处理,产量表现也不好。表现最好的为处理3,单位面积穗数、成穗率、穗粒数、千粒重和最终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这可能是由于处理3底肥氮磷钾配比更合理、施肥方式更科学(种肥同播,肥料相对集中,且基追结合),从而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处理2虽然底肥和追肥品种与处理3完全相同,且总量较处理3还大,但其施肥方式为先板茬撒施基肥再旋耕播种,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一部分底肥被抛洒在土壤表层,且肥料相对不够集中,降低了利用率,因此产量三要素和最终产量反而略低于处理3。至于处理4产量最低,究其原因应该是施肥的绝对总量过低,使单位面积穗数偏少所致。综合判定,改进施肥技术,优化肥料配方,在合理范围内将施肥总量减少15~25个百分点,可以确保小麦不减产,甚至略有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