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处理林分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

《表1 不同处理林分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现有杉木林渐进式更新千年桐改建效果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径级结构:1径级DBH<5.0cm、2径级DBH5.0~10.0cm、3径级DBH10.0~15.0cm、4径级DBH15.0~20.0cm、5径级DBH20.0~25.0cm、6径级DBH25.0~30.0cm、7径级DBH30.0~35.0cm、8径级DBH>35.0cm;高度级:1高度级H<5.0cm、2高度级H5.0~10.0m、3高度级H10.0~15.0m、4高度级H15.0~20.0m、5高度

林分结构是认识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的基础[2]。空间上异质的群落结构常常与截留降水,改善群落小环境,促进林木生长,增强林分的稳定性等功能特征关系密切[3]。从表1中可知,不同处理林分结构存在差异。从群落外貌看,ck处理为同层林分,均为杉木树种,林相整齐,树种单一,林分郁闭度大,冠层较窄。径级结构以3、4径级(DBH10.0~20.0cm)的林木为多,3径级占林分个体总数的55.8%,4径级占林分个体总数的37.5%,高度级以3级(H10.0~15.0m)为主,占林分个体总数的66.5%,但冠长只有3.0~4.0m,仅占全高1/3左右,冠幅2~3.5m,表明杉木纯林枝下高急剧上升,冠层收缩,冠幅已大于平均株行距,林分呈现拥挤、交叉和重叠。冠层一旦退缩,将难以恢复,如果不及时间伐,树冠间进一步退缩,林分生长会收到严重抑制,难以培育较大径级的林木。L725处理了等高线间伐,释放了林分空间,外貌呈现线状块状结构,此起彼伏,稀疏不一。径级结构也以3~4径级(DBH5.0~15.0cm)为主,但3径级占林分个体总数的21.3%,4径级占林分个体总数的61.1%,L725处理高度级以2、3高度级(H10.0~15.0m)为主,2高度级占林分个体总数的16.2%,主要为套种的千年桐,3高度级占林分个体总数的75.1%,主要为原有的杉木林木。L725处理释放了空间,构建了空间异质性,而且林木间的边缘效应以及利用时间差造林,形成的空间差为边缘杉木个体提供了更优势(土壤肥力、光照等)生长环境,能够促进保留杉木的生长,有利于培育杉木大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