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系统GMM实证结果:异质性环境规制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表3系统GMM实证结果:异质性环境规制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异质性环境规制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符号***、**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AR(2)与Sa r g a n提供的均为p值;实证结果大都保留小数点后四位数,对于少数数值较小的,显示全值

关于控制变量:在模型(1)、(4)和(7)中,产业结构升级指数、劳动生产率和对外开放与因变量显著正相关,能源消耗率、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均GDP对物流业GTFP有抑制作用,且人均GDP在ER2下不显著;模型(2)、(5)和(8)中,除能源消耗率对技术创新有负向显著影响,交通基础设施作用不显著,其他变量都对技术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模型(3)、(6)和(9)中,除产业结构升级指数与对外开放没有显著作用、人均GDP在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下对物流业GTFP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外,其他变量作用效果与模型(1)、(4)和(7)相同。由此可见,某些控制变量的实证结果并不符合常规判断,且在不同的环境规制下实证结果相异。这可能是因为:第一,人均GDP上升虽对技术创新的发展有益,但对物流业GTFP有抑制效应,根据EKC曲线推测,目前我国可能仍处于曲线的左半边,即人均GDP上升,环境污染也相应提高,并未到达拐点处,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命令控制、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中介作用的负面效应;第二,劳动生产率在每种情况下都对因变量有正向作用,说明单位物流业从业人员创造的增加值越高,产出和效率也越高,这符合经济现实,而能源消耗率与交通基础设施的负向影响,可能是因为我国经济正处于特殊的转型阶段,从依靠能源消耗到渐渐寻求更先进持久的增长来源,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且目前我国的交通存在设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不能发挥对物流业及技术创新的正向作用;第三,产业结构升级指数和对外开放也有促进作用,这说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减少了污染密集的产业,从而提高了绿色效率,而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先进技术与资金,也大于“污染转移”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但是为何在加入技术创新之后,这两个变量作用不再显著,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