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东卡错花岗岩全岩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

《表2 东卡错花岗岩全岩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西藏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段早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年龄、Hf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主量元素含量单位为%,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单位为10-6

钙碱性I型花岗岩的可能来源,目前有3种解释:(1)下地壳变质铁镁质或中酸性火成岩的部分熔融[39-41];(2)由沉积物熔融并具有明显幔源物质注入产生钙碱性I型花岗岩[41-43];(3)幔源玄武质或玄武安山质母岩浆在地壳浅部岩浆房发生强烈的分离结晶作用[44]。受明显幔源岩浆注入的沉积物熔融形成的I型花岗岩通常为强过铝质,同时具宽泛的εHf(t)值变化范围[42],本文花岗闪长斑岩为准铝质(A/CNK值在0.87~1.00之间,图4-c),且锆石εHf(t)值较均一,集中在-3~-7之间(图6-a),因此可排除它们由这种机制产生的可能。通常,主量、微量元素出现相关的组分变化趋势时,表明存在广泛的结晶分离作用(如Al2O3、Mg O、TFe2O3、Ti O2、Ca O、Al2O3等含量随着Si O2的增长而降低),而东卡错花岗闪长斑岩中这些相关的成分变化趋势并不可见(表2)。此外,根据Zr-Zr/Nb和Si O2-La/Yb图解(图8),部分熔融作用在东卡错花岗闪长斑岩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非结晶分离作用,因此,东卡错花岗闪长斑岩不是由基性岩浆结晶分离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