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极端高温与水稻产量相关性分析》

《表6 极端高温与水稻产量相关性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长时间尺度下气象灾害对湖南水稻产量影响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8为全省日最高气温≥35℃最长连续日数以及全省年极端最高气温的年际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全省日最高气温≥35℃最长连续日数以及全省年极端最高气温在1980—2015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变化形势较为复杂,其中1981、1989、1992、1995、1998、2003、2005、2009、2011、2013年均为二者值增多年份。这些年份大多数都对应了双季晚稻产量减少的年份,此外,全省年极端最高气温除1996年为37.9℃,其余年份均在40℃以上,这一年的日最高气温≥35℃最长连续日数也较短,仅有3.49天,并未达到高温热害等级标准,结合此年的水稻产量来看,这一年为水稻产量增加年份。可见,日最高气温≥35℃最长连续日数及年极端最高气温对水稻产量有着抑制作用,是导致水稻减产的关键要素。表6为早、中、晚稻与极端高温的相关性分析,可见,极端高温对早稻无明显影响,对中稻有正相关影响,对晚稻有负相关影响,湖南省极端最高温度多出现于7—8月,结合湖南省水稻生育期,双季早稻在7月中旬左右已成熟收获;中稻及一季晚稻正值孕穗抽穗期,此时需一定温度的高温;双季晚稻处于分蘖拔节孕穗期,是获得高产的基础,最敏感时期为减数分裂期,受高温危害会引起颖花败育及不孕,进而影响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