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寿光1961—2018年负积温和最长持续日数、T日最低气温≤-10℃日数、T日最低气温≤-15℃日数相关系数》

《表2 寿光1961—2018年负积温和最长持续日数、T日最低气温≤-10℃日数、T日最低气温≤-15℃日数相关系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寿光1961—2018年负积温变化特征及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2对1961—2018年寿光市负积温与负积温最长持续日数、T日最低气温≤-10℃日数、T日最低气温≤-15℃日数3个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由表2可以看出,负积温与上述3个因子均呈正相关,且均通过了α=0.001的显著性检验,T日最低气温≤-15℃日数对负积温贡献最大。由此充分证明负积温不仅表明冬季寒冷强度,而且表明寒冷强度的累积。《全国气候影响评价》判断冷、暖冬标准规定以冬季(12月、1月、2月)3个月平均气温的距平值△T来判定,△T月≤-1.5℃为冷冬月,△T月≥1.5℃为暖冬月,若冬季3个月中有2个月△T月达到冷冬月或暖冬月标准或只有1个月△T月达到标准,但其他2个月与冷暖冬月△T月的正负号相同,则该年称为冷冬或暖冬年[26]。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气候极端事件容易发生,出现阶段性极冷或极暖现象时,用上述标准判定冷、暖冬时,有的暖冬年中出现极寒天气,如用《全国气候影响评价》判断冷、暖冬标准,2016年判定结果是暖冬,而2016年1月中、下旬,出现阶段性极寒天气,1月23—24日连续2天日最低气温分别达-18.7、-17.1℃,创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最低气温极值,个别地块冬小麦、露天果树(如葡萄、石榴)冻死,设施蔬菜受冻,产量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用负积温判定冷、暖冬,尽可能过滤掉这种弊端。根据《全国气候影响评价》判断冷、暖冬标准结果,结合冬季寒冷程度及调查受灾情况综合分析,本文探索出用负积温判定冷、暖冬指标:运用冬季(12月、1月、2月)3个月平均负积温距平值△T积和负积温标准差σ判断指标,若冬季3个月△T积≤-0.8σ,为冷冬年,冬季3个月△T积≥0.8σ,为暖冬年,-0.8σ<△T积<0.8σ为正常年。根据负积温判定标准,1961—2018年,寿光冷冬年出现12年(1963—1964年、1967—1970年、1971年、1977年、1981年、1984—1986年),均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暖冬年出现11年(1994—1995年、1999年、2001—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4—2015年、2017年),均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正常年出现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