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样品主量元素(wt%)和微量元素(×10-6)成分》

《表1 样品主量元素(wt%)和微量元素(×10-6)成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浙东晚白垩世酸性岩浆的自混合作用及其意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所有样品的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列于表1。在TAS图上,所分析样品分别落在流纹岩及粗面岩两个区域内(图4a),与野外及岩相学观察一致。流纹岩富硅(SiO2=70.5%~72.3%)、富碱(K2O+Na2O=9.7%~10.2%),且K2O含量(5.4%~5.8%)大于Na2O(4.2%~4.4%),K2O/Na2O比为1.25~1.34。其Al2O3为13.7%~14.3%,CaO含量极低,图5小雄破火山火山岩主量元素Harker图解均小于0.8%,铝饱和指数A/CNK值为0.95~0.98(平均为0.97);相对于流纹岩而言,粗面岩硅含量较低(SiO2=66.5%~67.9%),但更加富碱(K2O+Na2O=11.4%~12.0%),同样K2O含量(6.1%~6.5%)大于Na2O(5.3%~5.6%),K2O/Na2O比为1.11~1.23,Al2O3、CaO含量也更高(Al2O3=15.0%~16.1%;CaO=0.7%~0.9%),A/CNK值为0.90~0.94(平均值为0.92),总体来说,流纹岩和粗面岩都具有高硅、富碱及过铝质的特点(图4b)。在Hark图解中(图5),本次所研究的所有酸性火山岩样品与小雄破火山机构内同时代其他样品一样(包括同时代形成的熔结凝灰岩、粗面斑岩以及正长斑岩),具有相似的主量元素组成以及一致的、良好的协变关系,暗示他们是同一岩浆系统的产物。在SiO2>66%时,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TiO2、FeOT、P2O5和K2O、Na2O、MgO含量降低,并呈现曲线演化趋势,表明结晶分异控制着不同岩浆的演化过程,这与岩浆混合作用所形成的趋势明显不同,后者往往表现为单调的、直线分布(Zorpiet al.,1989;Blundy and Sparks,1992;Tatsumi and Suzuki,2009;Lee and Bachmann,2014;Rossiet al.,2019),而CaO由于较低的含量,其变化的趋势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