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5 例Ⅲ型MADD患者一般资料》

《表1 5 例Ⅲ型MADD患者一般资料》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核黄素反应性多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的临床表现与基因突变多样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核黄素反应性MADD是一种主要累及骨骼肌的脂质沉积性肌病,我国病例主要表现为面部、颈部、四肢近端和呼吸肌进行性或波动性肌无力,鲜有肌病以外的异常表现,与丹麦、美国、日本等国所报道的可伴有低血糖、高氨血症、发作性脑病、心肌病和代谢性酸中毒等肌病以外的表现不同[5]。截止目前,我院共治疗5例典型的核黄素反应性MADD病例,其中3例已发表[15],本文对5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表型进行分析(表1,2)。(1)发病年龄:5例患者发病年龄为13~32岁,平均20.40岁。(2)临床特征:以肌肉受累为主要表现,无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病例,再次证实既往我国南方和北方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结果,即我国核黄素反应性MADD患者98%为ETFDH基因突变所致且罕见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特点[6-7,12]。(3)血清学改变:发病方式呈多样化,血液生化检测主要表现为肌酸激酶水平轻至中度升高,常伴有血清乳酸水平增加,我院所报告的5例患者肌酸激酶水平均呈轻至中度升高,其中2例血清乳酸水平于运动后明显升高。(4)电生理学改变:肌电图表现大多呈肌源性损害,但也可见神经源性或肌源性与神经源性混合型损害,本组4例呈现肌源性损害,1例疾病早期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后期以肌源性损害为主。(5)诊断与鉴别诊断:核黄素反应性MADD易与糖原贮积症、线粒体肌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MD)、重症肌无力、周围神经病和多发性肌炎等疾病相混淆,本文两例患者曾分别被误诊为重症肌无力(例1)、吉兰-巴雷综合征或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例2)。笔者认为,对于临床表现相似且无明确证据表明为上述疾病中的一种时,应首先考虑核黄素反应性MADD。本组5例中有2例经肌肉组织活检术确诊为核黄素反应性MADD,但本文例2患者在确诊前8年肌肉组织活检未发现特异性肌组织异常改变,提示核黄素反应性MADD患者在疾病早期可呈现非特异性改变,结合既往研究结果[5],我们的经验是,对于此类患者可进行尿有机酸和血清乙酰肉碱分析,并可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进一步实施目标基因检测,以避免漏诊。(6)基因表型:本组5例患者均携带ETFDH基因突变,与Olsen等[16]提出的核黄素反应性MADD是ETFDH基因突变所致的结果相一致,这一观点也已经大量文献所证实[6-7,10,12]。ETFDH蛋白主要由3个结构域所组成,即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结构域、硫铁蛋白(4Fe4S)簇结构域和泛醌结合结构域,这3个区域分别与FAD、4Fe4S及泛醌相结合[17]。既往研究表明,ETFDH基因的FAD结构域和泛醌结合区域发生错义突变时可引起FAD与ETFDH蛋白的结合能力下降,影响蛋白质的催化活性、折叠及组装,使蛋白质失稳态[7,12]。ETFDH基因突变位点位于FAD结构域的MADD患者对核黄素治疗反应良好[18];核黄素具有补充提高线粒体内FAD浓度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ETFDH蛋白与FAD的结合率,继而稳定因突变导致的蛋白质折叠能力的下降[12,19]。本组5例患者ETFDH基因突变位点均主要影响FAD结构域和泛醌结合结构域,其中4例至少有一个基因突变位点位于FAD结构域,支持上述关于核黄素对MADD的作用机制。另外,结合既往研究以及本文例1患者的诊疗经过,提示糖皮质激素对部分核黄素反应性MADD患者具有明显疗效[20]。本组4例患者均于感染性高热、运动或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是否也为上述机制发挥的病生理作用,尚不十分明确,需要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加以证实。鉴于Ⅰ型和Ⅱ型MADD患儿预后不良,亟需明确MADD发病机制和核黄素的药理作用,以有效改善预后。本组5例患者中有3例携带中国南方人群的突变热点c.250G>A突变,证实Wang等[7]提出的我国南方地区MADD患者存在先证者效应。本文两例患者均携带少见基因突变类型,分别为ETFDH基因c.1211T>C与c.1454C>G复合杂合突变,以及新发ETFDH基因1399G>C杂合突变,进一步丰富了我国MADD患者ETFDH基因突变谱,尤其中部地区可能存在不同于南方与北方的突变位点。本文例2患者临床诊断和维生素B2的治疗反应支持Ⅲ型MADD,但在NGS检测时仅发现ETFDH基因单个位点的突变,推测来自其父或其母,另一等位基因位点很可能是同源染色体位点(父或母源的染色体上)的ETFDH基因发生突变,但测序分析未发现,这种情况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中时有发生,例如糖原贮积症Ⅱ型(Pompe病)[21]。此外,考虑到例2患者同时存在ETFB基因单个位点的突变,是否还存在ETFB基因另一等位基因的突变,有待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