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扶贫效率影响因素Tobit回归》

《表7 扶贫效率影响因素Tobit回归》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扶贫效率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甘肃省31区县马铃薯产业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p<0.1,**p<0.05,***p<0.01。

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耦合效应,城镇化的推进不仅拓展了农产品的市场边界,还使得农业科技、农业资本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向农村地区扩散或是外溢,从而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又为城镇建设的市场扩大、产业结构调整等提供可能性,两者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财政支持力度每增加1个单位,马铃薯产业扶贫效率就会增加25个百分点。财政支农资金对于农村减贫机理可以归纳为:第一,一方面通过财政转移性支付对于提高农户整体性福利水平具有直接效应;另一方面通过生产性支出对于完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从而提高农户生活条件、助力脱贫产生间接效应;第二,财政支农资金向农村投放的同时,对于社会私人投资具有“挤入效应”。通过完善农业生产环境的同时,提高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提高了农业投资回报率,引导私人投资的增加;另外通过农业补贴的方式降低了农户生产成本,间接增加了农户固定资产投资能力,促进农户生活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与马铃薯产业扶贫效率负相关,其每增加一个单位,扶贫效率分别下降9.56和10个百分点,其可能的原因是随着经济的不断的发展,大量的资源向城市流入,一方面农村人力资本较高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之后,少有再回到农村进行生产经营;另一个方面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压缩了农业生存空间,农业贡献占比在国民经济的比重逐步下降,农业为二、三产业提供大量的廉价原材料,但二、三产业却以数倍于原料的价格将产品销往农村地区,这就形成了较大的工农剪刀差。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代理变量。研究地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比不足10%,例如天水市近些年农业固定投产投资在全社会的投资额中占比重反而还在下降。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使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未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反而受到挤压,耕地、林地等生产资源被占用,让脆弱的农业发展更加缓慢,降低了马铃薯产业扶贫效率。